当前位置: 字体百科 中国汉字发展史 | 文字起源——甲骨现世篇

中国汉字发展史 | 文字起源——甲骨现世篇

字体网站

甲骨文的问世使中国三千年前的辉煌,真实的展现在世人眼前。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发现的呢?这就要从奇怪的龙骨开始说起了。

早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安阳殷墟小屯还是一片农田,这里的农民辛勤的耕种着这片土地。经常能从泥土中刨出一些骨片,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骨片有什么用处,于是就随手扔掉了。谁也不曾意识到,深藏在地下几千年的中国最早成熟文字——甲骨文,就这样从他们的锄头下重新问世。据《甲骨琐语》记载,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无意将农民犁地翻出来扔掉的白骨片子捏碎,敷在自己手臂上的疥疮上,没几天竟然痊愈了。李成非常高兴,把农民们讨厌的、沤不烂又捡不干净的白片片装了满满一筐,赶了个大早卖到城里一家中药铺,掌柜的是左翻右看,把它当做是生肌止腐的龙骨给收了下来,慢慢的村民们也开始大量挖掘甲骨片,以六文钱一斤的价格卖到了药店,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和疟疾等病症。据说当时靠出售龙骨为生的农民,为了使骨片跟传说中的龙骨更为形似,竟然将上面契刻的文字抹掉后进行出售,不知多少病人将甲骨文化吃进肚子里。谁也不曾想到,当时才值数文钱的龙骨,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一片可以拍卖到数百万的高价。

历史的演绎就是这样,劳动人民由于文化、知识的限制,他可以使甲骨重现人间,走进中药铺,但是却不能实现甲骨自身的宝贵价值,这个任务只能由专家、学者完成。

据传光绪1899年,清代末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古文学家王懿蓉得了疟疾,家人们赶紧去北京 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抓药,药抓回来以后,颇通医术的王懿蓉打开药包,返检审阅,突然他发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有一些奇怪的划痕,没想到这一不经意的翻检竟然触动了中国上古史与中国古文字学的惊世大发现。王懿蓉从龙骨上的划痕不是随意剐蹭,而是有序的编排,这么细小的骨头上,怎么会有刻痕呢?王懿蓉性嗜骨,发现龙骨上的刻痕让他觉得非比寻常并派人到各大药店大量重金收集龙骨,并对这些咯龙骨进行研究后发现,这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甲骨兽片,他从甲骨的刻画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几位商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画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也就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自此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